远山含黛色,邻座起欢歌。6月22日,在党的生日前夕,我校工会组织一行30名党员干部披着黎明的曙光驱车前往我校定点扶贫点偏关县万家寨镇沙庄窝村进行贫困帮扶活动,把党的温暖和关怀带进村里家家户户。我们校医院李院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论深夜还是黎明安排指导事无巨细,悉心安排部署,由渠副院长带领各科室6名党员干部,携带药品器械组成健康扶贫医疗小分队,送医送药下乡下村。渠副院长开朗的笑声歌声感染着大家,鼓舞我们克服困难把这项任务坚决完成!
高速路旁树林立翠成荫,远处群山氤氲在薄雾中渐远渐朦胧。习近平总书记说“良好生态文明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英明领导下,绿化工作如火如荼无一丝懈怠,不光绿化美化了城市,也带动树苗花卉产业蓬勃发展,解决一批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我的家乡不再是荒山秃岭煤土飞扬,而似塞上江南,每逢假日人们可以在家乡周边休闲度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四个多小时后到达偏头关县。偏头关是黄河入晋第一县,这里有明代长城和无数烽火台遗迹,阳光下傲然挺立仿佛在诉说昨日的辉煌,可见古时其在军事上的重要性。我校承担的国家级定点扶贫村包括万家寨镇麻地塔、泉子湾、教官咀和沙庄窝等村子,此次前往沙庄窝村。从偏关驶向沙庄窝村只有一条狭窄山路蜿蜒崎岖,一侧是高山,另一侧是深沟,错车和拐弯时都令人心惊。沙庄窝村包括五个自然村,常年干旱缺水,虽然挨着黄河,但抽水成本过高用不起,每家每户只能在门前打一口水井样的水窖储存雨水,用石灰消毒后供日常生活使用。土壤结构贫瘠多沙,只能种植土豆、玉米等农作物,也没有旅游资源可供开发,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由于缺乏劳动力和交通工具,仅有的农产品土豆和玉米也无法运出山外,被定为国家级定点扶贫村。对这些村子的扶贫工作刻不容缓,扶贫要靠党!脱贫依靠党!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注民生福祉,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我校党委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精神,校工会根据贫困村落实际情况因需制宜,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统筹安排人员、物资、车辆等,几位工会主席亲自带队赴村镇下乡村抓扶贫工作呈常态化。村子留守村民最小年龄55岁,年老体弱无人照顾,缺医少药看病困难,急需生活和医疗健康帮扶。此次扶贫队不仅逐户走访了解情况,给困难村民送去米面等生活慰问品,医疗小分队对村民有病史看病,无病史体检,对重点人群如截瘫、高血压、胃炎、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等患者做好医疗检查记录,以便跟踪随访,并且赠送所需药品,对其他年老体弱村民赠送常用药品。对不同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利于康复。
不需要听多少感激的话语,村民们信任的目光和亲切的笑容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和安慰。因病致贫,疾病使并不富裕的村民更加贫困,没有健康的身体,何谈幸福的生活?天然客观因素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十分之力,以百倍信心,不畏骄阳似火抑或是大雨倾盆,不惧长途跋涉和路途艰险,坚持不懈为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做出应有的贡献。坐在返程的车上,沙庄窝村民一张张脸庞浮现在脑海,不禁陷入沉思:贫困群众翘首祈盼,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我辈当不辞辛劳勉励为之!
